您所在的位置:紅商網(wǎng)·新零售陣線 >> 天下匯頻道 >> 正文
研究顯示近四分之一青少年“智能手機成癮”

  北京時間12月1日早間消息,研究表明,大約四分之一的孩子可能會“迷上”他們的智能手機。

  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回顧了41項研究中的4.1萬多名青少年后發(fā)現(xiàn),近四分之一(23.3%)青少年存在“智能手機使用問題”(PSU)。

  新發(fā)現(xiàn)的這種“病癥”使他們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增加了兩倍多,同時使失眠的幾率翻了一番。

  研究作者本·卡特博士(Ben Carter)說:“關于使用智能手機可能產(chǎn)生的負面影響,有很多公眾討論。”

  “通過觀察針對智能手機的'成癮'行為模式,我們已經(jīng)在這種類型的功能失常行為與較差的心理健康結果之間建立了關聯(lián)。”

  這些科學家在《BMC Psychiatry》雜志上寫道,自從2011年智能手機問世以來,它們就變得越來越流行,甚至在11歲的兒童中“無處不在”。

 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在增加,其中一些人將矛頭指向技術。

  NHS Digital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1999年,英格蘭5至15歲的兒童中有9.7%患有“精神障礙”,2004年上升至10.1%,2017年上升至11.2% 。

  科學家在查看了相關文獻后認為,如果參與者在離開電話時感到焦慮,或者盯著屏幕時忽略日常活動,則可以“診斷” PSU。

  研究顯示,“問題用戶”更有可能使用手機觀看電視或社交媒體,而不僅僅是直接發(fā)短信或打電話。

  最大的警告信號是“使用電話獲得同伴的認可”。

  PSU在具有其他成癮行為(例如吸煙、過度飲酒或強迫性購物)的人群中更為普遍。結果顯示,年齡在17至19歲之間的女孩最容易出現(xiàn)這類問題。

  除了使某人更容易遭受抑郁癥、焦慮癥和失眠癥外,PSU還與壓力風險高出86%有關。

  科學家們擔心智能手機的“成癮”變成“社會接受的現(xiàn)象,并且可以廣泛存在”。如果年紀輕輕就出現(xiàn)這種問題,日后就很難糾正。

  由于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(jīng)成為社會常態(tài),所以目前很難發(fā)現(xiàn)相應的成癮行為。盡管如此,科學家們還是呼吁家長和老師注意任何危險信號并限制使用。

  研究作者尼克拉·考克博士(Nicola Kalk)說:“智能手機將繼續(xù)存在,需要了解存在問題的用法的普遍性。”

  “我們不知道讓人們上癮的是智能手機本身還是手機上的應用程序。”

  “盡管如此,仍需要提高公眾對兒童和年輕人使用智能手機的認識,父母應該注意孩子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。”

  科學家們補充說,在將PSU歸類為“行為成癮”之前,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。

  其他專家在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了漏洞,認為在該研究涉及的41篇論文中沒有PSU的定義。

  劍橋大學的艾米·奧爾本博士(Amy Orben)說:“他們這樣的對比可能不夠嚴謹。”(來源:新浪科技 書聿)

搜索更多: 智能手機

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(第二屆)報名者必讀
『獨賈參考』:獨特視角,洞悉商業(yè)世相。
【耕菑草堂】巴山雜花土蜂蜜,愛家人,送親友,助養(yǎng)生
解惑 | “格物致知”的“格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❤❤❤【拙話】儒學之流變❤❤❤
易經(jīng) |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?兼斥《翦商》之荒謬
大風水,小風水,風水人
❤❤❤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❤❤❤
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?
成功一定有道,跟著成功的人,學習成功之道。
關注『書仙笙』:結茅深山讀仙經(jīng),擅闖人間迷煙火。
研究報告、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品牌收錄、企業(yè)通稿、行業(yè)會務
★★★你有買點,我有流量,勢必點石成金!★★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