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本寒冬愈冷,許多小眾手機接連敗下陣來。其中,曾年產8000萬臺手機的金立因為資金鏈出現(xiàn)斷裂,負債百億也被迫倒閉,令人唏噓不已;而一直天生驕傲,不可一世的錘子手機,也被今日頭條收入囊中;曾經身處國產智能手機第一梯隊的魅族處境也很艱難,銷量慘淡,即使得到阿里和珠海國資委的雙重加持,恐也難抽身泥潭;連年虧損的美圖,也不得不自斷臂膀,將手機業(yè)務賣身小米以求生存。
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寒冬的持續(xù),市場洗牌將會繼續(xù),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玩家將會繼續(xù)減少,頭部廠商與其他玩家的差距也會不斷拉大,小眾手機面臨倒閉破產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,極可能像當年的波導、尼采、夏新、天語、樂視一樣被逐步淘汰。
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
早前因國內手機市場趨于飽和,眾多手機廠商紛紛開始轉戰(zhàn)海外市場,開發(fā)“海外生意”。此間也經歷過蓬勃發(fā)展的時期,但畢竟“山高水遠”,許多潛在的不確定性開始浮出水面。
眾所周知,此前三星在印度市場一直處于霸主地位,自從主打性價比的小米進軍印度市場后,憑借不錯的銷量在2017年的第四季度和去年的第一季度超越了三星,躍居印度市場第一位。原本以為能夠坐穩(wěn)第一,緊接著下一季度,三星又以29%的市場份額反超小米,重奪第一。
面對小米的外出選擇,國內選手也在跟進。曾經是OPPO打造的子品牌Realme也于去年鎖定了印度市場,也有媒體指出,其發(fā)布的Realme 2正是奔著小米而來。除此之外,還有華為、一加等手機廠商也在虎視眈眈印度市場。
處在大洋另一邊的歐洲市場也是事故頻發(fā),此前,因歐盟對谷歌處以50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,導致谷歌不得不對歐洲市場出售的安卓手機收取安卓授權費用,這也波及到國內手機廠商,無形中增加成本。而這對在歐洲擁有很大市場的華為來說,也是一次不小的沖擊。
諸多變故,打亂國內手機廠商布局海外市場的步伐,而看似已經穩(wěn)定的格局因為不可控的因素,極有可能再次出現(xiàn)措手不及的變化。
5G通訊的到來,手機行業(yè)將迎來變革
近年來5G的呼聲一直都很高,從業(yè)內向外界傳達的訊息中,我們對5G也產生了一定的認知。想要真正實現(xiàn)“萬物互聯(lián)”,并提升用戶體驗,以及物聯(lián)網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(fā)展,都迫切的需要5G的到來。
眾多手機廠商早已開始為5G預熱造勢:OPPO全球副總裁、中國大陸事業(yè)部總裁沈義人在互聯(lián)網社交媒體上透露了OPPO 5G手機的最新進展;華為消費者業(yè)務CEO余承東也表示“華為明年將推出首款5G手機,該手機將采用折疊屏。”各大手機廠商都已做好蓄勢待發(fā)的準備,這些都意味著5G網絡距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。
而當5G真正帶來,萬物互聯(lián)將成為現(xiàn)實,也能誕生出更多新的業(yè)務和應用場景,甚至影響到芯片、終端、系統(tǒng)、應用等整個手機產業(yè)鏈。新一代移動通信將引領一波新的技術革新,面對這些未知,對一些手機廠商來說,或許是次實現(xiàn)反超的機會,而那時手機行業(yè)將迎來新變革。
來源: 品途商業(yè)評論 作者: 首席發(fā)言者 共2頁 上一頁 [1] [2] 搜索更多: 智能手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