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中旬以來,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持續(xù)暴跌。短短半個多月時間,比特幣跌幅超過3成,相比去年最高點已經跌去超過7成。
事實上,加密貨幣的大起大落已是常態(tài),但此次暴跌卻在一個圈子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“風暴”,這個圈子就是加密貨幣的挖礦圈。
先來科普一下,比特幣究竟是如何“出生”的↓↓
科普一下
比特幣是如何“挖”的?
首先,比特幣等一眾加密貨幣并不是以實體的形式存儲的,所以肯定不是靠挖的動作來獲得的!簡單一點說,就好比比特幣的系統(tǒng)每過一段時間就出一道數(shù)學題,誰家的設備先算出一個解,誰就獲得比特幣獎勵,人們把這樣的過程形象地比喻為挖礦。
而其實挖礦的設備人人都可以擁有,連我們電腦的顯卡都可以勝任這個工作,只不過效率不太高。專門從事比特幣挖礦工作的人就是比特幣礦工了,他們購買專門用于挖礦的芯片或顯卡礦機,讓這些機器24小時不停地做這種運算來獲得比特幣。
在這過程中電費的投入是巨大的,占了成本的最大頭。為了降低成本,礦工們將礦機存儲在中國西部能源豐富的地方,開起專門的礦場來挖幣。早期參與比特幣挖礦的機器少,收益一度很高。
而當越來越多人隨著幣價的飆升進入這個行業(yè),就面臨著競爭和風險了。這輪比特幣暴跌就因跌穿了挖礦成本價,而被稱為一場“礦難”。
那么,如今挖礦相關的產業(yè)有多大?
比特幣礦工正在經歷著什么?
央視財經記者進行了全鏈條調查,還原這場“超級風暴”始末↓
比特幣跌破“關機價” 礦工關機止損
一條小短片最近在礦工圈子里熱傳,視頻里對這輪暴跌行情中礦工狀態(tài)的戲謔演繹讓人忍俊不禁。一笑過后,真實的情況卻有點讓人笑不出來。
李維是一名比特幣礦工,這半個月來比特幣價格的暴跌行情,讓他頭一回感受到什么叫寢食難安。
礦工 李維:這兩款機型,在四毛錢電費的情況下,收益基本成負數(shù)了,現(xiàn)在大部分基本都是關機狀態(tài)。

以一款主流比特幣礦機為例,目前運行獲得1個比特幣所需的電費等成本大約在2萬6千元左右,比特幣價格一旦跌破這一數(shù)值,礦工只能關機止損。
11月下旬以來,除了市面上最新款的礦機幸免以外,比特幣價格已經多次擊穿這個“關機幣價”,而花了大價錢購入它們的礦工則可能無法收回成本,面臨著抉擇與煎熬。目前手上持有幾千臺礦機的曉峰就是其中一員。
礦工 曉峰:現(xiàn)在,只要機器開著,就是在虧錢。所以,很多礦工選擇把礦機賣掉,或者停掉先等一等,這樣的很多。
代表比特幣全網算力的“哈希率”在半個月內急劇下降約3成,有統(tǒng)計顯示,大約130多萬臺主流礦機在這一場比特幣暴跌的浪潮中關機。

曠工曉峰說,目前選擇關機的往往是一些小成本礦工,而一些規(guī)模較大的礦工由于有能力承擔短期低于關機價帶來的損失,在采取一些短期應對手段,等待算力降低帶來的一個收益的“動態(tài)平衡點”。
礦工 曉峰:假如全世界有100萬臺礦機,你分到100萬分之一,但是,假如現(xiàn)在有50萬臺礦機,你分到的比特幣數(shù)量會變多,所以它會有這樣一個動態(tài)平衡,這個時候就是拼耐力了,看誰能夠熬得下去。
逐電而行 遷徙中的比特幣礦工大軍
一部分礦工選擇了關機,而開著的礦機也正在與電價的博弈中掙扎求存。集中先進礦機和低廉電費的中國,目前是全球加密貨幣礦場的首選地之一,有多達7成的比特幣算力分布在四川、云南、內蒙古、新疆等地。
在這個加密貨幣的寒冬中,這些礦場的現(xiàn)狀如何?跟隨央視財經記者去內蒙古的礦場一探究竟!
從內蒙古包頭市區(qū)驅車60公里,記者找到了一家位于工業(yè)區(qū)內的礦場。站在廠區(qū)外面依稀聽到里面?zhèn)鱽砦⑷醯臋C器轟鳴聲。礦場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停止運行的機房已經快到一半。

矗立在化工廠之中的礦場,曾經是全世界算力最強的比特幣礦場之一。它于2014年夏天建成,占地100畝,可以容納10萬臺礦機同時生產,鼎盛時期全世界每挖4枚比特幣就有1枚出自這里。
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美媒:比特幣離“一文不值”越來越近了
比特幣大幅下跌“區(qū)塊鏈”泡沫需警惕
拍拍貸等多機構數(shù)據被賣:400萬數(shù)據開價2000比特幣
比特幣暴跌八成礦機成廢鐵論斤賣 玩家紛紛宣布“破產”
比特幣下挫延續(xù)難言見底 數(shù)字貨幣市場規(guī)?s水超8成
搜索更多: 比特幣